1.间隙的作用及肯定。
轴颈与轴瓦的配合间隙有两种,一种是径向间隙,一种是轴向间隙。径向间隙包括顶间隙和侧间隙
顶间隙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液体摩擦,以利于构成油膜。侧间隙的主要作用是积聚和冷却润滑油。
滑动轴承间隙
在侧间隙处开油沟或冷却带,可增加油的冷却效果,并保证连续地将润滑油吸到轴承的受载局部,但油沟不可开通,否则运转时将会漏油。
轴向间隙的作用是轴在温度变化时有自在伸长的余地。
顶间隙可由计算决定,也可依据经历决定。关于采用润滑油润滑的轴承,顶间隙为轴颈直径的0.10%~0.15%;关于采用润滑脂润滑的轴承,顶间隙为轴颈直径的0.15%~0.20%。
假如负荷作用在上轴瓦时,上述顶间隙值应减小15%。
同一轴承两端顶间除之差应契合表2-4的规则。
侧间隙两侧应相等,单侧间隙应为顶间除的1/2~2/3。
在固定端轴向间隙不得大于0.2mm,在自在端轴向间隙不应小于轴受热收缩时的伸长量。
2.间隙的测量及调整。
检查连轴器径向间隙,普通采用压铅测量法和塞尺测量法。
压铅法测量较为准确,测量时先将轴承盖翻开,用直径为顶间除1.5~2倍、长度为15~40mm的软铅丝或软铅条,分别放在轴颈上和轴瓦的剖分面上。
然后放上轴承盖,对称而平均地拧紧衔接螺栓,再用塞尺检查轴瓦剖分面间的间隙能否平均相等。
再翻开轴承盖,用千分尺测量被压扁的软铅丝的厚度。
按上述办法测得的顶间隙值如小于规则数值时,应在上下瓦接合面问加垫片来重新调整。如大于规则数值时,则应减去垫片或刮削轴瓦接合面来调整。
关于轴径较大的轴承间隙,可用宽度较窄的塞尺直接塞入间隙内,测出轴承顶间隙和侧间隙。
关于轴径较小的轴承,因间隙小,测量的相对误差大,故不宜采用。需要注意的是,采用塞尺测量法测出的间隙,总是略小于轴承的实践间隙。